刘竹溪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,就直接投身到抗日活动中。那年他17岁,本来在青州火车站护路队干活,主要任务是传递情报和物品给党组织。护路队的工作让他接触到地下活动,很快就决定跟着共产党走。1938年,他和几个同乡加入了山东地区的作战部队,虽然部队不算正规军,但他们一心想出力抗日。
刚入队,刘竹溪就参加了铁路破袭战。那次行动针对日军运输线,他们破坏轨道,中断了敌人的补给。这次成功让他在部队里崭露头角,很快升到军需处司务长。司务长不光管后勤,还得上战场。刘竹溪在山东沦陷后,形势更复杂,他一边保证部队供给,一边带队打埋伏,动员当地群众加入抗战。游击战中,他指挥部队坚守公路,延缓日军进攻达七小时,还亲自带兵进行白刃战。
展开剩余79%抗日时期,刘竹溪多次负伤,但从不离开前线。伤口刚包扎好,他就继续作战。部队在敌后活动,他还抽空教战士们识字,提高整体素质。1948年,他转入解放战争,先参加豫东战役和陇海路破袭战。在豫东,他指挥部队袭击国民党阵地,破坏铁路桥墩,切断敌运输。接着是济南战役,他率队攻城,脸部中弹但坚持指挥,突破城门,占领据点。
年底加入淮海战役的反攻阶段。刘竹溪指挥团级单位包围国民党军,在平原上推进,歼灭残敌。1949年4月渡江战役,他担任247团团长,刚从重伤中恢复。部队用帆船木船渡江,突破长江天险后,他指挥正面突击和迂回,攻占多个据点,敌军溃逃。
渡江后,部队集结吴兴,准备上海作战。上海有20万国民党守军,依托工事。刘竹溪指挥包围太仓,从西门突破。5月14日拂晓,他率队与敌激战一昼夜,全歼守敌52军73团一个加强营。次日晚,与兄弟部队攻国际无线电台,初遇子母碉堡受阻后,改用土工作业逼近,击毁碉堡,占领阵地。次日凌晨继续主攻,全歼敌部。25日沿河北岸东进,与友军汇合,歼灭15万守敌。
1949年8月后,刘竹溪参与越海作战,解放大小练岛和平潭岛。与当地渔民配合,出海作战。9月13日攻小练岛,经过短训登陆,敌增援一个团后,他指挥追击,拿下门户,下辖连队获“大练岛连”称号。
这些战役让刘竹溪积累了不少功勋。1955年授衔仪式上,他被授予上校军衔。按他的战绩,本该有晋升空间。1959年中央军委调整军衔,许多类似军官得到机会,但刘竹溪因病错过。他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高强度作战,多次受伤,尤其是解放前期爆破伤没彻底好。和平时期,旧伤反复,无法胜任工作。
伤病从战场就开始积累。抗日时腿部中弹,感染肿胀但继续作战。济南战役脸伤影响视力,淮海中又负伤,渡江前重伤刚愈,上海巷战旧伤复发。1959年调整时,他住院治疗,败血症发作,高烧反复。无法参与评估,晋升名单没他。
1960年又有晋升窗口,但他弹片感染导致昏迷。医院检查显示弹片位置,手术取出碎片,恢复慢,又错过。1964年最后机会,肝功能异常,食欲不振,体重掉,无法持久工作。不符合健康标准,晋升落空。
1965年,45岁的刘竹溪肝硬化恶化,腹部胀痛,生活受阻,上级批准离休。从此开始45年休养。休养期身体没好转,反而更糟。初期腹水抽液,感染高烧,两次生命危急,一次并发症呼吸急促。
后期直肠癌手术切除肿瘤,癌细胞扩散,疼痛加剧。自理困难后,又得肺癌,咳嗽带血,化疗虚弱。坚持八年,保持简单作风,拒绝特殊照顾。
2010年3月25日,刘竹溪召集子女交代遗言,丧事简办,不开追悼会,捐献遗体。骨灰分三份,一份留南京,一份交山东滨州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,一份撒家乡。他当日去世。遗体处理按嘱咐,骨灰撒放和安放完成。骨灰中发现28粒弹片,证明他战场经历。
发布于:吉林省银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